GB/T37029-2018食品可追溯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所谓可追溯体系,就是"根据或利用已记录的标识(这种标识对每一批产品都具有***性,即标识和被追溯对象间是一一对应关系,同时,标识已作为记录被保存)追溯产品的历史(如该产品的原材料等)、应用情况、所处场所或类似产品或活动的能力。"
可追溯包括2个途径:跟踪(Tracking)和追溯(Tracing)。跟踪指的是产品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的正向流通,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运行路径的能力。追溯则是指产品从供应链下游至上游的逆向流通,即识别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来源的能力,就是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历、用途和位置的能力。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可追溯性的概念定义为: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或行为的历史和使用或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建立相应的追溯体系,确保出现安全质量问题时能够追本溯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及时解决。将产品纳入追溯体系的两条途径是:一条按照产业链从前往后进行追踪(Tracking),即从原粮种植基地、收购商、运输商、加工企业、到销售商。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查找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确定产品的原产地和特征;另一种是按食品链从后往前进行追溯(Tracing),也就是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发现了质量问题,可以层层反向进行追溯,最终确定问题所在。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问题产品召回和责任的追溯。
食品可追溯体系,就是为了对食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部过程的有效控制,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而实施的对食品质量的全程监控。如果发现某种食品存在问题,监管机关可以通过电脑记录很快查找到食品的来源。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主管部门可以立即开展调查并确定可能受事故影响的范围、事故的危害程度,及时通知公众并紧急召回已流通的问题食品,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安排控制事态发展,***限度地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就像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只要将食品身上的条形码在POS机上进行扫描,我们就可追溯到食品的出产地、生长地甚至基因等情况。
“民以食为天”,但近几年的食品市场一再出现,使消费者忧心忡仲,动辄引发行业性震动,食品链的整体安全性也一再被提及。长期以来,在食品安全控制方面,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是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GMP(良好加工操作规范)和IS09000,这些技术主要是对食品的生产、加工环境进行控制,以确保食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免受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危害,将可能发生的危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直到1997年“疯牛病”发生,人们才始总到以上技术不能对在流通过程屮出现的问题进行监控,并在问题发牛后快速、淮确地找出问题根源所在,从而及时釆取有效措施,减少对人们的更大损害,并明确、追究相关主体的责任。因此,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供应链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在问题发生后能够进行追溯,成为监控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必要手段,而这也正是广大消费者的期望所在。在这种情况下,欧盟为解决此问题,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便是最早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这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由政府进行推动,覆盖食品生产基地、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终端销售等整个食品产业链条的上下游,通过类似银行取款机系统的专用硬件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服务于最终消费者。 成都中联伟业认证有限公司专注成都可追溯管理体系认证、贵阳可追溯管理体系认证、昆明可追溯管理体系认证、拉萨可追溯管理体系认证、重庆可追溯管理体系认证、西安可追溯管理体系认证、西南可追溯管理体系认证。我们立足四川成都、服务全国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