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9日是第12个“世界认可日”,今年的国内主题是“认证认可促进供应链提升价值”。6月10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贵阳市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在贵阳举办第12个“世界认可日”(贵州)活动启动仪式,旨在宣传普及认证认可知识,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供应链提升价值。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赵音强出席并宣布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启动仪式后,同步举办了世界认可日展览、实验室开放、专家面对面漫话认证认可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信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如今,货物来自于世界各地。80%的贸易均涉及检验、检测和认证活动。认可是对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能力的合格评定。得到国际相互认可的机构,一国出具的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将得到他国的互认,从而增进彼此信任,降低贸易交易时间和成本,有力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目前,认可国际多边互认体系覆盖的经济体占到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6%,认可制度已被国际社会所普遍采用。因此,人们常说,认证认可制度是质量水平的“体检证”,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贵州加快建立认证认可体系,推动认证认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提高全省供应链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2019年5月31日,全省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4188张,同比增长14%,其中,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433张,位列全国第二位,有机认证面积200多万亩,产值500余亿元,有机认证在助推全省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获得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验检测机构74家;通过中国计量认证(CMA)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1162家。2018年,全省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从业人员2.5万人,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40万份,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同时,检验检测认证行业自身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认证认可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肩负着重大责任。党的十九大作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质量***的强烈意识,下***力气抓全面提高质量,用质量优势对冲成本劣势。”在十九届三中全会专门强调“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省委、省政府也把认证认可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18年7月,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对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为认证认可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认证认可的作用,用好认证认可工具,传递市场信任,服务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进一步强化有机产品认证,助力脱贫攻坚。聚焦省委省政府在农村产业革命中重点打造的食用菌、中药村等12大特色产业 ,加大对15个***有机产品示范创建区的指导,加强对锦屏、册亨等深度贫困县开展“一对一”重点有机认证帮扶,推动各地结合资源禀赋,选准有机产业主攻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机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或方案,加大有机产业发展,助力全省脱贫攻坚。二是深化检验检测改革,提升认证认可服务能力。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简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许可程序,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激活检验检测认证行业活力。推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改革,推动检验检测机构集团化发展,培育一批专、精、尖特色检验检测机构,推动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做大做强。三是加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监管,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信力。严格按照《认证认可条例》、《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实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依法严厉查处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全省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秩序,奋力提升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公信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进质量认证合作发展。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社会通用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其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质量认证所具有的市场化、国际化等突出特点,使得其作用越来越彰显。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国发〔2018〕3号)精神,原省质监局推动省人民政府于2018年7月11日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 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8〕17号),对推进质量认证合作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积极深化区域间认证认可合作、加强对外开放合作等具体措施,为我省做好认证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
积极开展认证专项培训,提升认证水平。为引导全省企业积极开展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认证,推动企业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2018年,原省质监局会同省商务厅针对出口企业、会同省民营经济发展局针对中小微企业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等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标准专项培训;会同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了针对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标准专项培训;结合我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发展绿色经济、扶贫攻坚的需求,组织农业种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了有机产品认证、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专项培训;同时,组织全省各级质监(市场监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系列认证标准和认证制度培训,全省共培训1500余家次各类企业,企业认证意识显著提升。截至2018年底,全省获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3300张,其中,管理体系有效证书7737张,涉及组织3329家;产品认证有效证书5496张,涉及组织159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