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认证是国际通行、社会通用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质量认证所具有的市场化、国际化等突出特点,使得其作用越来越彰显。为加强我市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近日,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毕节市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认证认可这个国际通行、社会通用的质量管理手段,有效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推动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我市企业运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标准,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实现毕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迈入“质量时代”。到2020年,全市通过认证企业或组织达到300家、认证证书达到750张;到2022年,全市通过认证企业或组织达到500家、认证证书达1000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产值达3亿元以上、争取引进1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 《实施方案》明确,全市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要围绕大力推广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大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升级行动、大力推动质量认证制度改革创新、大力加强认证活动事中事后监管、大力培育发展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等5个方面,认真落实创新质量管理工具、推广应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和方法、转变政府质量治理方式、推动全行业质量管理升级、拓展质量认证覆盖面、推广自愿性认证、简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加大认证监管工作力度、强化从业机构及人员责任、培育壮大认证市场规模、推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改革发展等11个工作任务。
《实施方案》要求,抓好质量认证体系建设,要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综合保障、强化宣传引导、强化督促考核。同时各地、各部门要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措施、责任分工和进度要求,狠抓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