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定了***标准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并于2006年3月发布,2006年7月开始实施。
ISO22000标准用前提方案PRP的概念替代传统的GMP(良好操作规范)和SSOP(卫生操作程序)概念。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兽医规范(GVP)、良好操作规范(GMP)、 良好卫生规范(GHP)、良好生产规范(GPP)、良好分销规范(GDP)、良好贸易规范(GTP)等都属于“前提方案”的范畴。
作为烘焙食品生产企业应结合适用的法律法规、GMP法规、组织的类型和组织在食品链中的位置,制定文件化的前提方案。
5、SSOP与操作性前提方案(OPRP)的关系
SSOP(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卫生操作标准程序是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为了保证所生产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
ISO22000动态地将HACCP的原则及其应用与前期要求整合了起来,用危害分析来确定要采取的策略以确保食品安全危害通过HACCP和前期要求联合控制。
ISO22000管理体系覆盖了HACCP管理体系的要求。通常市场在国内的企业申请ISO22000认证,市场在国外的企业申请HACCP证书。
获证组织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食品生产及流通许可证等),具备相关设施和资源,能正常开展经营活动。能提供三个月以上的经营活动记录,近期未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通常把取得认证的程序分为两个阶段, 认证咨询阶段:合同签订后,我公司会派出咨询老师到企业进行调研,确定企业的认证意图,帮助企业确定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划分,体系的覆盖范围,编制和完善认证所需要的体系文件,对企业人员相关进行的培训,并指导企业按体系文件的要求运行,并帮企业进行认证的申请。 认证审核阶段:由认证机构派出的审核员,到企业按照认证标准及企业体系文件规定对企业申请认证范围的活动的进行检查,重点是核实企业的情况及编制认证文件和记录,检查结束上报认证机构颁发证书。
1.使食品生产对终产品的检验(即检验是否有不合格产品)转化为控制生产环节中潜在危险(即预防不合格产品); 2.应用少的资源,做有效的事情; 3.HACCP验证、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检验方法,使安全检验集中在预防性上; 4.可以与贸易伙伴进行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沟通; 5.在组织内部及食品链中实现资源利用优化; 6.加强计划性,减少过程后的检验; 7.更加有效和动态的进行食品安全风险控制; 8.所有的控制措施都进行风险分析; 9.可以作为决策的有效依据; 10.通过减少冗余的系统审计而节约资源。